第422章 工作

  到一个新地方,开始新生活,无外乎三件事:衣食、住行、谋生。
  说谋生也不太准确,毕竟他们不等米下锅,但是确实需要给这么一大帮人安排点事干。
  云千落本来很自觉得给自己划到主内的角色里,谁知道应该主外的那位明显要撂挑子。
  “什么叫就这样挺好的?”云千落有点不可思议,手上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的是本地的政务通网站。
  以前也是每个省份自主搞这些,到了这边自然要用本地的客户端。这里面跟之前申城用的各项模块大差不差,也有能直接接取的工作,挣信用点和报酬。
  用自己身份证号直接就能注册,注册完一应信息也都同步过来,甚至包括上一次更新的居住地,还有他们的婚姻信息。
  就是以前在申城那边积攒的信用点都没了,这玩意竟然不是全国通用的。
  这个网站功能更强大的地方在于,这甚至可以作为一款购物软件,只不过供货商只有国营的罢了。但是东西相当全面,日用百货,粮食副食,水果蔬菜,甚至煤炭木柴,都能订购。时效慢点,三天后去就近的指定地点取货,而且也不是想买多少买多少的,单人有限制,就是限购。
  保证所有人饿不死但也吃不好,生活谈不上捉襟见肘但也没法保证品质。
  为了显得合理,他们就必须在明面上采购日常所需。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得让这么多人自己卡着限购下单么,各花各的还是统一报销。
  住也一起住吃也一块吃,要是各买各的是不是还得把买到的物资凑到一起用,而且这又涉及到每个人都需要有稳定工作了,那住着她的房子岂不是还要收房租。
  要是想办法统一采购,这上面也说了,得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他们是不是还得成立个公司才行,那流程怎么走,有工商局么?
  原本就是个简单的买日常所需的事,可真研究起来发现环环相扣,一点也不简单。
  离群索居有自由没保障,过生过死都得自己担着,投靠人类大部队就要忍耐各种条条框框。
  所以云千落找谢浔商量怎么个章程,怎么看都是以公司名义更容易管理,这些人都算是员工,安排他们干点什么也方便,他们吃她的喝她的也有由头,名分落实了大家都安心。
  云千落是想索性就一起把以后的事业基调定好了,有目标也不忙乱。她以为的,谢浔好歹还带了不少研究人员,想办法继续干以前的事呗,设备都在,通电联网就能铺开了。
  然后就听谢浔说不打算干了,这样挺好的,以后就这么过一辈子也成。
  “就是我打算安心吃你的软饭,不准备拼搏了。”
  谢浔笑得好整以暇,她听得一脑门问号。
  “吃软饭原则上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还有几十年的日子要过,不觉得无聊么?”尤其现在没什么娱乐了,以前有钱人闲了满世界旅游,今天欧洲滑个雪,明天非洲拍狮子,后天跑回国内cpb约下午茶,这些现在可都没了。
  看她是真疑惑,谢浔正了正色,解释道:“就是觉得那些都没有意义了,费心思建立的东西可以一夕颠覆,刚习惯的环境可能睡一晚就要换地方了,这种情况下倒不如和家人一起珍惜每一天,生活本身更重要。”
  云千落一时无从说起,她想说那你带来那几个据说很牛叉的大佬,人家也想归园田居么,但是这样一铺展开话题八成要歪的没完没了,而且她并不是真的关心这个,最后她只说:
  “但是我以前的梦想是开个面包房,开半年关半年,一半的时间要出去玩,或者干脆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宅着,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要是有,我还是想开。”
  谢浔眨眨眼,他习惯了商人的思维方式第一时间想的是:“那你这半年不营业,成本能合上吗?”
  云千落:“......”
  云千落:“姗姗说要是卖不出去就给她家的店定向送货,卖两倍价钱,就能干半年挣一年了。”
  谢浔:“......想法真棒。”
  说这些都太早,他们当务之急其实还是把日子过好。
  谢浔手上唯一还没注销也没交出去的公司就是最后开的那家科技公司,拿执照号虽然没查到,但是上传证件后这边网站注册成功了,他们这伙人直接从散居变成企业整体。
  于是按人头数卡着上限买了一批物资,算算得用小货车去拉。
  算是新手保护吧,初来乍到的头一个月,信用点可以赊着用,但是下个月必须还,所以他们第二件事就是安排人赶紧去赚信用点。
  工作种类还不少,从农牧业到轻工业零售业基本都涵盖,还有相对工资高了好几倍的地下城建设,不过最终他们选了去山上伐木,相似的还有煤矿开采,但那个太辛苦也太危险了,他们只要挣够买掩人耳目的物资的信用点就行,倒也不用那么拼。
  挑了二十个人去当伐木工,而且只上半天班,云千落算了下,这样每月的信用点就够支付基础所需了,干多了用处也不大,收入不会几何倍增长,但是会把他们的人力困住,没办法干自己的事。
  研究过政务网站上的各种待遇政策后,云千落就发现,纯靠人力干底层劳动这事是不能持续的,这些工作仅仅是先期没办法采用原始方法,她相信很快,凭国家能调动的资源,就会建立高精尖的现代化模式。要想全国都顾上那是挺困难,可就这一个地区还不手拿把掐的。
  要想不被时事推着走,只能自己想办法冲在前面。
  看这些工种就知道,所有产出都是为了现阶段附近的居民生存消耗的。
  那边挖煤这边就能卖煤,那边砍树这边就有柴烧。
  因为管道的原因,只能小范围或者个人单独供暖,燃料也放在了民生日常所需里。
  “这里不都是原始森林么,就这么砍了那要长回来可不容易。”宋杨看着远处青山覆雪还挺唏嘘的。
  “也可能长不回来呢。”要是以后都这么冷下去,那确实没有非要留着这些树木的必要了。筏林取木无异于竭泽而渔,但是国家既然同意这么干肯定是因为这么干就是现阶段最优解。从而反向证实了冰河理论的真实性。
  想起在路上的时候,乔宁远哄孩子念叨的科普,云千落心里沉了沉。
  至于为什么有煤还要搞木头,当然是因为煤做燃料也得有助燃的东西点头道火,相比于弄些纸张纸壳之类的需要加工的易燃物,那还是木头本身更有性价比。
  而且整棵的木头当然不可能都砍了当柴烧,那也太奢侈了,应该取中段拿去做有用的东西了,剩下的边角料再供给居民当燃料。
  云千落看见他们取回来的木柴,其实就是些切的差不多齐的树枝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