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国策当以民为本

  一切顺利得如同梦境。
  萧景羲怀疑宋思明早已得到消息,知晓自己想要开设茶马互市。
  可他有此想法不过两日,知晓此事的人只有皇祖母和皇叔,连朝中大臣,都无人知晓。
  宋思明是从何知晓的?
  当着朝廷百官的面,他不便询问,只得暂时按下心中的疑问。
  萧景羲眉头上挑,不动声色地道:“宋卿此话怎讲?”
  “回陛下,臣曾与塞外诸部通商多年,深知蛮族部落百姓的不易。”宋思明乐得配合,顺势说道:“臣翻阅古籍,发现先贤都曾设立茶马互市,在边境通商,安抚蛮族百姓,让他们能够安然度过荒年。”
  “如此说来,互市岂不是只对蛮族有益,于我大夏百姓何干?”萧景羲继续问道。
  宋思明此时若是还不知道皇上的意思,他江南首富的名头就可以拱手让人了,皇上既然有心想要设立互市,他自然心甘情愿做皇上的垫脚石。
  他说:“陛下,互市于我大夏百姓也多有益处,西北边境的百姓,常年饱受战火侵袭,每每冬日将至,百姓们就惶恐不安,夜不能寐,生怕一闭眼,蛮族冲过来烧杀抢掠。
  要是陛下开恩,重设互市,边关百姓免受战火波及,休养生息,开拓荒地,产出的粮食还能交换蛮族的皮毛草药,再卖于收货的商贾,也能补贴家用,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萧景羲没有表态,反而询问百官的意见。
  “诸位以为如何?”
  皇上和礼恩伯一唱一和,百官作壁上观,却也心知肚明,皇上是打定主意想要重开互市。
  如今询问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不过对于互市,百官也并不反对。
  茶马互市存在数千年,设立互市的朝代,都是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大夏若能成功设立互市,也算是开创了盛世篇章。
  首辅唐如瑾手持笏板,上前一步道:“陛下明鉴,臣以为茶马互市功德深远,于国于民,利大于弊,若是能够设立成功,西北百姓也能过上太平日子。”
  户部尚书袁仲昊掌管天下钱粮,对于能够开源的互市,自然举双手赞成,他说:“臣附议,臣以为朝廷各地粮库都有陈粮堆积,若是能设立互市,倒是得了个好去处,换些钱粮补充国库也是极好的。”
  “臣以为,互市确是良策,兵不血刃,乃为仁君之道。”兵部尚书范文正有些担忧,他道:“只是,臣以为如今为时尚早,西北战局一触即发,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萧景羲当然明白,互市想要成功设立,先决条件就是皇叔能够得胜归来,只要西北大捷,蛮族诸部被武力折服,哪怕心中再不情愿,他们也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与大夏握手言和。
  他抬手制止百官的议论,高声说道:“范卿所言甚是,如今谈论设立互市,还为时尚早,前方战况不明,皇叔今日才离京远赴西北,最快也要三日才能抵达西北前线。”
  范文正禀告道:“陛下明鉴,汉亲王骁勇善战,随行将士都曾历经多次战役,经验丰富,大军抵达,西北战事自然可以平定,只是……”
  萧景羲侧头看向范文正,道:“只是如何?”
  “陛下容禀,兵部最新军报,西北前线已然开战,李老将军急调各个关隘将士,驰援函谷关。”范文正拿出今日飞鸽传书送来的军报,双手递了上去。
  萧景羲接过内侍递上来的军报,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了一遍。
  西北的战事,他跟皇祖母推演过许多遍,塞外冰寒,蛮族囤军百万,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巨大,蛮族首领再怎么谋定后动,也坚持不了太久。
  与其蓄势待发,悬而不决,倒不如早日开战,也省去汉亲王费尽心机寻觅机会。
  临行之际,萧奕霖再三叮嘱萧景羲,无论前线战事如何,都不要忧心,他既承诺会帮萧景羲平定西北,就一定 会做到,哪怕一时落了下风,也定会逆风翻盘。
  是以,萧景羲面色平静,没有半分慌乱,“无妨,战事刚起,输赢未定,两兵交战,不可急于一时。”
  范文正默默退下,没有再开口。
  萧景羲唤来工部尚书,询问道:“明卿,你觉得若是要在西北设立互市,应如何修建,方能抵御盗匪惊扰呢?”
  工部尚书明彰迈步出列,回道:“陛下,臣请内侍展出堪舆图,不如陛下移驾,臣为陛下解说。”
  萧景羲步下龙椅,带着众臣来到堪舆图前。
  明彰指着西北的地形,为众人讲解西北的地势情况,天气特点,以及蛮族盗匪惯用的袭击方式。
  “……春夏之际,多风沙,却是药材交易的最佳时机……冬日常有暴雪,厚重的积雪连房子都能压倒……”
  “……盗匪机动,多以马匪为主,高墙厚重,轻易就可抵挡……蛮族军队……”
  “……考虑诸多因素,臣建议单独圈地筹建互市……重兵把守,严查往来商户……”
  ……
  明彰考虑得非常周全,将防御,安全,规模都考虑了进去,互市所甚至比周边的关隘还要牢固几分。
  萧景羲连连点头,毫不吝啬地夸奖道:“明卿历经三朝,见识广博,不止对大夏各地风貌一清二楚,连塞外也知之甚是详细,朕给爱卿一个月的时间,爱卿可以放心大胆地设计互市所,朕相信爱卿的设计必定可以屹立百年,流芳千古。”
  “臣,谨遵谕旨。”明彰欣然领命。
  萧景羲转头看向户部尚书袁仲昊,道:“袁卿,工部设计出互市所后,还需爱卿详细计算所需花费,今明两年的秋税除了供各地军需外,其余的都调拨过去也无妨,朕想要看到详细的耗费,也好早做准备。”
  袁仲昊满脸严肃,沉声道:“陛下,明年开春,科考举子们都要进京赶考,太学也需重新修整一番,还有翰林院,也跟臣提了许多次,藏书阁年久失修,许多孤本都被虫蛀鼠咬,刘阁老心疼的险些背过气去。”
  “好了,别跟朕哭穷。”萧景羲摆了摆手,制止了他的话,他说:“互市关系到西北边关的太平,涉及的百姓何止数十万,太学翰林院这些从简便是,举子们在艰难,还能有边关的百姓更加艰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