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是谁在帮忙?

  郑小伟说的县里领导和工商局打招呼,这会是谁?
  张学斌?
  应该并不是,张学斌的身份是巡捕局捕快。张学斌的哥哥张学文已经调到地区公署,不再是平和县领导。
  难道是谷诗?
  有这个可能。
  想到这,郑庆仁又打给了谷诗留的那个号码。
  这次接电话的不是谷诗,但是听到找谷诗之后,让郑庆仁稍等一会。
  很快,谷诗接了电话。
  “上午见到卢志强主编了,他已经答应帮忙,谢谢你。”
  郑庆仁首先是感谢。
  “不用谢,卢主编是我爸在文化部门工作的时候的朋友,能帮你这个忙,也是对你的帮我找到弟弟的谢意。郑厂长,昨天在体育馆你朗诵那首‘面朝大海’的诗,从哪里看到的?”
  谷歌已经找到,暂时状态还不太好。谷诗也从西京这里找了心理上的医生,对谷歌进行干预。只要人是安全的,谷诗就不太过于忧心。
  这家伙小时候受到刺激,内心自闭,又在近期沉溺于消极内容的诗歌,因此生活欲望也有些消极,甚至产生自杀的倾向。
  忧心放下来一些的谷诗就回忆到郑庆仁朗诵的那首不知名诗,才发现这首诗的不俗。然后翻遍资料,咨询了多人,也没有查到这首诗的来历。
  “你是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郑庆仁想起来昨天背诵的诗,这是海子八九年一月份写的。昨天没有注意到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就朗诵了出来。
  “是从我一个叫黄立明的朋友草稿纸上看到的。我觉得郎朗上口,而且特别明朗、温暖,就背了下来。”
  郑庆仁又把这一创作归给了早就溺水而亡的黄立明。
  “你的朋友,黄立明?”谷诗有些质疑。能作出这一首诗的人,才华和学识肯定不一般,郑庆仁什么人?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怎么会有这一类的朋友?
  而且还能随便看到创作手稿!
  “你能不能把全诗写给我一份,昨天因为人多,有些句子记得不是太清楚,早上我在默念这一首诗的时候,谷歌也听到,对这首诗很有兴趣,我觉得这种明朗的诗,或许对谷歌的病有用。还有,如果你朋友这首诗还没有发表,我可以把这首诗介绍给卢主编,《月亮》诗刊,是现在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诗刊杂志。”
  郑庆仁一听,谷诗要一份诗,正愁没有机会过去,连忙答应:“我马上就写下一份,把地址告诉我,我亲自给你送你去。”
  谷诗犹豫了后,说:“要不晚上我请你吃饭。”
  那怎么成?
  怎么能等到晚上?
  多一刻都等不了。来到西京之后,见面的时间加在一块都没两个小时。
  眼看着距离午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郑庆仁说道:“马上午饭时间,干脆你请我吃午饭吧。”
  沉默了一会,谷诗回答道:“行,你现在到西京海棠路郭记,我请你吃凉皮和羊肉泡馍。”
  郑庆仁立即写下了诗歌内容,翻看地图查了下谷诗给的地址,迫不及待出了招待所。
  原本计划二十五分钟的路程,不到二十分钟就到。
  谷诗还没有到,进了店铺,找了位置,七八分钟后,谷诗袅娜的走了进来。对郑庆仁先到有些吃惊:“你不是在火车站旁边的招待所里,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在平和县车辆厂,邀请你吃饭,被拒绝了,怎么也得好好抓住你请我的这次机会,所以我一路快跑,赶了过来。”
  谷诗尴尬的笑了下。
  “这是我朋友草稿本上的那首诗,不过我不确定,这是首诗是不是我朋友写的。”郑庆仁把稿纸地递到谷诗手里。
  谷诗认真的轻声读起来。
  等饭都上了,谷诗才把稿纸放下,轻声说道:“这首诗,写的太好了。对人生单纯、自由的向往,接着对找的幸福的喜悦,最后对世界的祝福。”
  “郑厂长,你这个朋友人在哪里,是在平和县吗?等回到颖阳之后,能不能介绍一下我认识?”
  谷诗眼中流露出一股澎湃,脸上春风色舞。
  郑庆仁心里不是滋味,仅仅一首诗,就让谷诗生出这么大的好感。早知道把这首诗挂在自己头上。
  不过,已经没有了黄立明。
  黄立明就是郑庆仁,恩,笔名。
  “是在平和县,不过我这个朋友才华横溢,但是性格有些怪,不好相处。”
  “没关系……我就是想认识下,能写出‘只愿面朝海,春暖花开的人’。”
  一顿饭,其乐融融。
  郑庆仁独自一人从平和到西京的怨气也消失了。
  两人吃过饭就分开,谷诗还要回去照看谷歌。
  接下来一下午,郑庆仁就在八五年的西京主要历史建筑逛起来。
  十月十八号,郑庆仁在西京的长寿路的药材市场,购买了一些人参切片和铁皮石斛,买了精致的包装盒装上。
  十月十九号上午,郑庆仁带上准备好的礼品早早来到西都酒店,再次拜访了卢志强。
  “卢主编,这是我们老家豪县药材市场上的参片和石斛,提气养神,你审稿时候可以泡些喝。”
  郑庆仁把礼品放在卢志强面前的桌面。卢志强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昨天谷诗打了电话给我,让我能帮你,尽量帮你。谷诗小时候,也是我看着学走路的,你既然是她的朋友,我自然力所能及。”
  卢志强把郑庆仁的礼品往自己的方向挪动了一下。
  “合同没有问题,南岛和书亭的诗愿意以一块五一行的价格,授权给你独家歌曲改编和广告用语,古城那边有些问题。”卢志强坐下之后,就直奔主题。
  “价格问题?”郑庆仁问。这些诗歌里,价值最高的还是古城的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