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乡试(四)

  王晟写完,检查完毕,正在心里寻思着明天考的论与策。
  论与策算不上全然不同,但是称得上略有区别。
  论,主要探讨的是生员对于治国问题的阐述与理解。策,即策问,考察的是生员对于关乎国计民生问题的看法。
  王晟的府试与县试考的就是策问方面的内容,将考题出的与当地情况相结合,而院试考的是论的内容。
  不过,在他在此前查阅诸多乡试录后,惊奇发现,只有治国、伦理考的是以论的形式考察,而策的出题内容不仅包括前两项,而是经济理财、军事武略、文化教育等等,通通都出过。
  “咚——”
  这一声响,为的是提醒考生可以交卷。
  若有考生至黄昏还未将最后一道题誊抄在答卷子上,衙役就会送来以一根蜡烛,若是全部未答,草纸上也是一片空白的,直接无缘下一场考试,会被巡绰官命人将其扶出考场。
  王晟在提醒过后再次查阅一遍,便举牌示意受卷官前来收卷。
  自己则趁着还有点光亮将一些琐碎的事情做好,包括但不限于用用餐、如厕、净手、洁面漱口以及将桌板放到相应的位置,顺带将考篮内的驱蚊香囊取出,放在角落。
  他忙完这一切,夕阳的余光已然散尽,衙役们拿着火把,由受卷官将卷子收齐,衙役便上前,将蜡烛留下的灰烬清理殆尽,以免发生火灾。
  王晟也不知晓其余的考生夜里会不会弄出其它动静,导致自己睡不安稳,只能抢先一步,盖上薄被,酝酿睡意。
  幸而周围的嘈杂声,在收卷不久后,归为窸窸窣窣。
  他便伴随着这一份自然的白噪音,安然入睡。
  八月十二日,已近月圆之时,故而月明星稀,天幕被明月照亮。
  可有些事情,在月光不及之处,悄然发生。
  对读所内,一位对读官低垂着头,连哈欠都未曾打,便突然趴到桌子上。
  良久,他感觉背脊不适,骤然惊醒,挺直腰板,神色慌张地质问对面的对读官:“吕对读,你为何刚刚不提醒我,怎么就让我趴在此处熟睡?”
  吕对读瞪大双眼,立即回击:“罗对读,罗崇岳,你自己在对读之时蓦然倒下,我怎么拍打你,都无济于事。”
  他稍作停顿,用略带震惊的语气强调:“难不成,你要我将此事告知主考官,让他治你失职之罪?你可别忘了,这不是一件小事,也许你我二人都会因此被贬为吏员。”
  费尽心思想要来此处当对读官,自然是想着能凭借着对读的履历升官,而不是一贬再贬。
  吕原这句话一出,罗崇岳就默不吭声地检查自己负责的朱卷,幸好这些朱卷还似昏睡之前一般,放在原位。
  检查完毕,他便低声说道:“适才多有得罪,请吕兄见谅。”
  吕原大手一挥,眉眼略带笑意,轻声回应:“你我在此,都是为了我们越朝,为了当今的圣上,不必多言。现下最要紧地是将这些墨卷与朱卷对读完毕,将它们送到主考官那里。”
  “吕兄所言极是。”
  罗崇岳回应道,随即投入对读的事务之中。
  王晟自是不知晓对读所发生的事情。
  他早早入睡,又按时醒来,洗漱完毕,将香囊与木板放回原位,就坐在原位活动手指,准备开考。
  “咚——”
  衙役敲打着铜锣,于睡梦之中的考生也被这巨大的动静吵醒,立即起来准备。
  当然,自然也有考生深睡不醒。
  这时,衙役不上前提点,若在考卷下发前醒来,纵使没有时间洗漱,但实在称得上幸运。如若在考卷下发之前,还未曾起,那么这位考生,也将被扶出考场。
  正巧,距离王晟不远处的一位考生,因此断送了自己这次的乡试路。
  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人被扶出,心中庆幸自己提前醒来。
  王晟打开发下来的卷子,看着题目,应当是“论”。
  “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
  王晟不能在自己所读的书籍之中查询到这句话的出处,却能明显感受到,他所传递的思想,即“万物一体”。
  他思索片刻,就决定紧扣“仁”字展开论述。
  四书五经中有多处提及“仁”的思想,王晟在纠结过后,选用《论语》与《孟子》的相关内容进拆解详述。
  因为,若是单单只谈“仁”,不谈“仁”如何做,这也就达不到万物一体。
  他首先简述了四书五经中有相关的内容,因此“仁”对于诸多学子,是一个风向标,仁者是当代儒生都应该值得追求,而“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正是仁者追求的崇高境界。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仁者,王晟笔一顿,从孟子提及的“四心”出发,佐证人人都有自私的想法,可是,如何将个人的自私与当朝的需求相结合,就是身为仁者应行之事。
  王晟在论述如何做仁者,运用孔子的“君子有三畏”,说明要身为仁者,最先做到的是敬畏自然规律,也就是天命,顺带说明敬畏天命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合规律,合广大百姓的愿景。
  其次,“仁”不止有仁者,还有仁政,这里巧用《孟子·公孙丑上》的话:“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进一步论证。
  当然,光说仁、仁政这两者还不够,落脚点应该在一体上。
  无论是仁者,还是实行仁政,本质上都是让越朝人过得更好。
  我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无论是寒门世家,还是庶民流民,都是我们的子民,要齐心协力,共同为我国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王晟借用自己曾看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他查阅过后,如前日一般,流程并未发生改变。
  须臾之间,下午的乡试卷已然发到王晟的手上。
  他错愕地发现,下午的乡试卷考的不是自己以为的策问部分,而是律法部分,也就是“判语”,还有五道题!
  好在王晟此前早已准备,开考信号发出后便寻到相应的法律,一一写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