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应对为佳

  身为男子汉,武大绝不会容忍此等情状。
  然而,若非将李师师送离,抑或将来不使她步入深宫,他又当如何抉择?抗旨不成,意欲悖逆乎?
  童贯眸中寒芒一闪,厉色望向武大,言道:“此乃陛下所属意之人!尔此举,无异于玩火,乃悖逆之举也!”
  武大此次未露苦笑,亦无半分迟疑,只坦然以对,怒目圆睁,喝道:
  “即便如此,又待如何?!”
  诚然,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答案昭然若揭,只怕血溅五步。
  武大可为红颜一怒,哪怕抛颅洒血,亦在所不惜。
  若他愿舍身忘死,生死自可置之度外。
  然,旁人又当如何?
  于他与李师师之事,本已对金莲有亏,若此刻因李师师而获谋反之名,最先受害的仍是无辜之金莲。
  金莲为其结发之妻,一旦武大谋逆,她与幼子武哲作为至亲,恐将株连九族;
  再者,武府诸多家将护院及其家眷,亦难逃牵连;
  三者,失去武府荫蔽的阳谷百姓,因其与武府交好,朝廷岂能容其安存,表面纵使风平浪静,暗中定然秋后算账。
  至于梁山、卢俊义、武松、林冲、周侗、西门庆等人,自是无一幸免,罪无可恕,皆当问斩。
  如斯权衡,仅为李师师而行悖逆,真可谓正道?
  即便武大不以为意,与其息息相关之人,又该何去何从?
  然若坐视李师师入宫,成为宋徽宗后宫之一,武大心有不甘,亦绝不愿意见到这一幕。
  武大满面苦楚,心绪纷乱,望着童贯,几近乞求般问道:
  “当真别无他法了吗?”
  童贯内心亦难平静,此事关系重大,然多年朝野历练,沙场洗礼,使其行事果决,故而不显慌乱,直言相劝:
  “君乃智者,悖逆之果,谅已了然于胸。然,老夫以为,君尚未深悟其重。老朽不妨言明,悖逆之路,结局何其悲凉。”
  “昔日三道口之战,尔率武府众将家丁,乃至我亲子童英,纠集江湖群雄,大败蔡府甲士与东郭太寻,却亦折损兵马。闻君为此痛心疾首,曾于阳谷百姓前誓曰,他日必取蔡京首级,以慰武府英灵。”
  “君可知,如三道口之战这般小规模战事,不足以让老夫亲临!且听老夫一言,悖逆之惨烈,何为战争!”
  “老夫于西北疆场纵横数十载,麾下儿郎阵亡无数,可知昔年随老夫驰骋疆场者数万,而今仅存不足百人!阵亡将士,朝堂上下,乃至四海之内,尚有几人忆其为大宋立下汗马之劳?功勋不提,其家小若无老夫照拂,其命运何堪设想?”
  “再论君,若起悖逆之心,一旦陨落,君之兄弟何以自处?可曾念及伴君左右者尚余几人存活?其家眷未来何以为生?名将功成,皆以白骨铺路,况悖逆乎?悖逆之路,乃是不归途,注定步入深渊,且令兄弟及其家小,俱遭灭顶之灾!”
  童贯每一言,武大气息愈显急促,终至喘息如牛,双目赤红,嘶声吼问:
  “汝言,我该何为?!”
  童贯答道,斩钉截铁:“别无他选,即刻秘密送走李师师。武植,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师师暂且避之,选秀尚有时日,其间吾等可徐图良策。但此刻,须速将李师师送离。若老夫所料不差,蔡京已禀报陛下,犹豫则悔之晚矣!”
  “可……”
  “砰!”
  “勿言可是!”
  久未谋面的周侗推门而入,强势闯入,淡然言道:
  “老夫已从小丫头口中得知详情,已遣人将其送走,此事无需再议!”
  确然,武大于汴京自解危局,各方得讯纷纷撤退,唯有周侗率领阳谷人马,直趋陈留而来。
  今日,周侗甫至陈留,步入武府,便遇神情惶恐之李师师。
  一番探询,知悉原委,周侗当机立断,即派手下将李师师送离。
  于武府之中,除极少数人外,周侗几乎可调动所有人马,无人敢违其命,盖因他是武大之师尊,是以未经武大同意,李师师已悄然被送。
  武大,沉默无语。
  周侗一脚将武大踢得趔趄,斥骂道:
  “瞧你这副模样,北伐在即,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之时,却为一女子劳心费神,真乃废物!”
  面对师尊,武大又能何言?唯有摇头苦笑,心中黯然。
  周侗似与童贯早有交情,简短寒暄后,直奔主题。
  “周老,依您高见,现下如何应对为佳?”
  “若老夫所料不错,陛下或将宣武植入宫对质。李师师既已秘密安置,当前之计,应以不变应万变,一切如常,不露丝毫破绽,莫教人抓了武植的把柄。武府有老夫在,童将军尽可放心,至于朝堂……”
  “周老放心,童某自当料理!”
  不知两位老者筹谋几何,武大浑浑噩噩,未曾细听其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