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番外一【天和帝的悲催皇帝生涯】

  天和帝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做了皇帝也没比做太子的时候好到哪里去。
  就说吧,以前做太子的时候,为汗阿玛做事,任劳任怨,不敢有一丝懈怠,唯一的好处是汗阿玛出手很慷慨,他没怎么缺过银子。
  而现在呢,升级做皇帝了,但是上面还有个太上皇,别说太上皇是不管事的,但是太上那座山就没移走过,这会太上皇问要银子,他不止不敢不给,还不敢少给。
  综上所述,都是在为汗阿玛做事,但是他亏大了,以前都是他问汗阿玛要银子的!
  天和帝欲哭无泪。
  他本人只是生活作风奢侈了一些,花销也就是当皇帝的正常水平罢了,但是现在,国库不止是他一个人的国库,太上皇他老人家的花销,也是要走国库的账。
  天和帝无奈,但不得不接受现实,谁让他有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不着家的阿玛呢。
  康熙退位的第二年就闲不住了,本来就是当了近五十年皇帝的人了,早就已经腻了紫禁城,就爱外面的那一口风景。
  所以做皇帝的后半段时间里,他每年都近乎有一半的时间在外面转悠,何况现在成了无事一身轻的太上皇。
  其中,康熙对江南尤为情有独钟,或许是塞外的风光也看腻了吧。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带着七十多岁的高龄老太太太皇太后一起,着实让天和帝和各位王爷们头秃。
  最后,经过众人商议,决定每次都至少派他们中的一位跟着照看,不然两个老人家在外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大臣都得上折子喷死他们兄弟。
  近年来,各地灾情频繁,天和帝登基之后没少在这上面努力,每年都投进去了许多银子。
  这天,他又看着一个折子发呆,这黄河真的是难整,今年补了这边,明年大雨又有其他地方裂开。
  一个准字,又一大笔银子流出了国库。
  但是,还没等天和帝肉疼多久,新晋太监总管何柱进来禀告,太上皇来了。
  天和帝神色一垮,天知道他现在最怕见到汗阿玛了,只是长辈亲自莅临,他也不能不见。
  整理好心情,天和帝重新带着笑容迎接康熙。
  “汗阿玛,您现在就算不理朝政了,应该也听说了,今年的灾情比较多吧,国库的银子实在有些紧张,要不您明年再去,今年就先留下,尚书房里面的阿哥们最近都有些浮躁,正好您有空去整顿一下,如何?”
  天和帝费尽脑汁想着留下太上皇的主意,其实费银子也不是什么大事,最主要是两位长辈出行还得带走他至少一个得力助手。
  现在正是外交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哪里都缺人手,外交部老八和老九根本顶不住,其他兄弟得空都得往那边塞去帮忙,他本人也忙不过来,所以尚书房的小阿哥们见没人管了,才有些浮躁。
  “保成,朕也知道你的难处,但朕不是多奢靡的一个人,银子你看着准备就是了,少些就少花点,不碍事。”
  康熙对前朝自然不是毫不知情,也理解天和帝的一些想法,却依旧没有改变主意,人老了就是更加任性了。
  虽然也知道尚书房的事就是个借口,他也没忘记给天和帝出主意,“至于尚书房的小阿哥耍滑头,抓两个跳得高的罚一顿,也足够杀鸡儆猴了。”
  天和帝听了都要感动得泪流满面。
  汗阿玛,不愧是你!
  但是,你这么说不是耍流氓吗?我再怎么也不可能克扣你和太皇太后出游的银子啊,不然御史台又不是什么摆设物件。
  “儿子明白了,汗阿玛只管放心,给您的银子绝对不会少,两位长辈出行在外,衣食住行上绝对不能委屈,国库的银子挤一挤还是有的。”
  最终,天和帝甘拜下风,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怎么办呢?
  还不是只能乖乖拿银子,再恭恭敬敬把人送走。
  康熙得到了准话,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他要去告诉太皇太后这个好消息,他们今年又可以去江南水乡走上几个月。
  天和帝送走康熙后,越想越气,有的人做皇帝的时候能任性,做太上皇的时候,也能依旧如此,他真想站起来大吼一句,爷不干了。
  但想着,如今不过也才将将十岁的弘晔,天和帝叹气,不就是十年嘛,他可以的。
  于是只得化悲愤为力量,银子没了,也只好多压榨一下九弟了,能者多劳。
  再说,给汗阿玛银子花,也是尽孝啊。
  天和帝又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没道理逮着他一个人薅羊毛,尽孝也应该大家一起尽。
  就算要他出大头也没关系,只要让其他兄弟也放点血出来,这样他们就不能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次竟然还争着抢着去随行,实在气人。
  这次随行的是雍亲王,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他就传回来消息,太上皇带着年轻貌美的和太嫔与密太嫔还不够,当地官员献的美人,太上皇也笑纳了两个。
  于是天和帝跟皇后一起愣住了,这两年都没有听说太上皇纳美人的事情,他们也就从来没想起过,太上皇的五十多岁好像是老当益壮,跟别的糟老头子不一样啊。
  “皇上,您说上一次选秀,是不是咱们忘记问太上皇的意思了,他老人家也不好开口,这才在外面……”
  皇后犹疑地看向天和帝,上次选秀也就给天和帝的后宫添加了几个人,别的就没了,或许他们该问一问太上皇的。
  天和帝一脸认同地点了点头,又有些迟疑道:“这次选秀,你告诉贵太妃,让她去掌掌眼,也给太上皇添两个伺候的人,咱们八旗秀女,总比外面来的家世清白些。”
  如此,帝后达成了共识。
  就是不知道太上皇回来以后,知道这两个新人的由来,又是什么想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