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月考

  往后王晟每日下午散学后,与季少淮一起,两人先去射圃练习射箭要领,再去馔堂。
  虽然这么做,馔堂早就没了可口的饭菜,但是先去馔堂,射圃就算排上一晚,都没有练习的位置,只能牺牲美食,换得练习的机会。
  王晟一连一个月,都奔走于号房、据德斋、馔堂、射圃这四处,还好延了期,否则就算硬挤时间,也交不上去稿。
  每旬休假,他便去尊经阁查阅书籍,扩展自己的见解。
  果然,府学的藏书,比清清书肆的要多,王晟花费了两次沐休日中的几个时辰,终于查到了自己心中所想。
  元朝末年,帝位相争,贪官横行,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至正四年,黄河决堤三次,饥民遍野。
  幸有一人,挺身而出,后人称之为圣武皇帝。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携千军万马,只为救民于水火之间。
  至此,元灭,越始。
  越始于公元1365年。圣皇登基之日,天生异象,百鸟朝凤。
  王晟停顿了一下,才继续往下看。
  圣武皇帝在位,启民智,解民忧,呕心沥血,附属众多。
  ……
  圣德十年,天降异火,落于乾清宫,圣武皇帝荣归仙位。
  这本书终结于此,往后未再叙述,王晟将书合上,看着封面上的《兵书》二字,心有所疑。
  如果没有记错,明朝开始于公元一三六八年,乃明太祖朱元璋所建,而越朝不属于自己所熟知的历史脉络,凭空出现了圣武皇帝,又离奇般死去。
  王晟翻阅许多书籍,往往关于越朝开国皇帝所行之事都是一笔带过,只有这本兵书,乃无名所作,记录的是关于元朝与越朝交替之时大大小小的战争,才得以管中窥豹。
  王晟想再来尊经阁看一遍这本书籍,却怎么也寻不到,忍不住询问看管之人,却得知尊经阁从未有这本书。
  他沉默许久,隔日亦不曾缓过来,连季少淮都看出王晟面中的异色,问道:“王兄,可是发生了一些棘手的事情?”
  “未曾,我上一旬沐休所看的书籍在尊经阁找不到,看守之人却告知我,从未有这本书。”
  王晟回号房纳闷一晚上,找不到答案,季少淮问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出来。
  “什么书?竟让你魂牵梦绕。”
  季少淮调笑一声,又继续说道:“没准我家藏书之中有此宝书,可以借给王兄观上一观。”
  “《兵书》,无名所着。”
  “这本书确实未曾听闻,所讲是何内容?”
  “元朝与越朝交接时的几场战争。不瞒季兄所说,我去尊经阁是因为想寻有关圣皇的书籍。”
  季少淮明显诧异一瞬,又回神说道:“这等书籍,你自是在尊经阁寻不到的。”
  “为何?”
  王晟摸不着头脑,无论哪个王朝,不都对开国皇帝歌功颂德,怎么到了越朝就不一样了?
  “具体情况,我也不曾知晓。只是这等书籍,在京中也被列为禁书,我能看此类书籍,还是因族中有藏书,可这书不可带出书房,所以也未曾带来。”
  季少淮满怀歉意地看着王晟说道:“若是在京中相聚,没准我询问祖父,还能请王兄到府中观书。”
  “季兄,有心了。你我若是有缘,必是能在京中再次相遇。”
  何种缘,王晟没明说,季少淮也知晓,回应道:“借王兄吉言。”
  时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王晟不知不觉已在府学中度过一月,等到丁训导通知明日月考,才想起来已过一月。
  本次月考,教授经报提学官,已经完全确定下来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月考之后,前五名与最后五名,都必须按期报解提学官处,由提学官亲自查核。季考中优等的生员,提学官与学官需要将月考次数、题目以及前列姓名,另开手本送查本道总阁。
  月考在本斋考即可,岁考却有相应的规章流程。
  每个卷子,都应该择优者进行校刻,以供阅览。
  月考一次不到者,通知他们聚在一处,由老师当面告诫,月考两次不到者,鸣鼓而攻,月考三次不到者,申究。
  当然,月考和季考,仅对生员表示劝诫,与功名关系不大,只有岁考中取得前列,方可参加乡试,因此有些学生懒于应考。
  王晟不得不重视本次月考,除却这乃开学第一场考试,还因为此次的成绩将记录古代版的个人档案。
  隔日,丁训导一如往常,慢步走来,诸生却未因他的慢步而轻视这场考试,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的手,看着他手里的卷子。
  他站在前处,不着急发试卷,反而喊诸位调整一下桌子,等到时辰一到,方才将手中的卷子一一发下。
  王晟位列第一,第一个拿到这张试卷,先张开卷子检查有无错漏之处,再细细看题。
  本次月考仅考四题,两题是《大学》所学内容,两题是《礼记》中的内容。
  《大学》所学内容,丁训导均已提过一些要领,王晟答卷流畅,未有卡顿,只是《礼记》之中,所考内容除却射义篇,还考了一题特别有意思的题。此题曰:“偶至倭国,云可得其倭教。试以《礼记》论,作二千字。”
  意思是偶然去了倭国,怎么了解当地的教化呢?
  王晟搜查一番,在记忆中寻得《礼记·经解》中曾经叙述到孔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进入一个国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从而知道这个国家的教化,先后从《诗》《书》《礼》《乐》《易》《春秋》阐释一番。
  王晟又想到了最近倭匪在沿岸所作之事,为了贴合实际,补上一句:“纵观倭国所行之事,《春秋》熟读却未曾精思,学之过甚,反生乱矣。”
  这样洋洋洒洒写下来,不知不觉已至午时,头顶也冒出些许汗水。
  王晟先擦拭一番,再检查这四个题目有无错漏,或是犯了忌讳,便坐在位置上等候丁训导收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